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介绍 >> 发展历程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发展简史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2-07-07 16:16:15 浏览次数:6209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的前身为梅县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5月,经梅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租用梅城镇中华路42号店宇为院址,以珠条街卫生所人员为基础,职工20人,医疗业务以门诊为主,另设简易病床20张。同年9月,梅县工人诊疗所并入中医院。1959年3月,梅县中医院与梅县人民医院合并,称梅县第一人民医院。1960年2月,重建梅县中医院,租用中华路 84号店宇为院址。职工18人,医疗业务不分科仍以门诊为主,设留医病床20张。1975年,由省卫生厅拨款9万元,梅县卫生局拨款3万元,自筹1.5万元,共13.5万元,购买梅松路17号(现为梅松路35号)原梅县建筑工程公司旧址修建新院址(现院址)同年,梅州镇成立,中医院归镇所属,称梅州镇中医院。1976年,新院址建成投入使用,为院本部。设立住院部,分内科、骨伤科、痔外科、并设门诊部,原中华路院址为中华门诊部。1979年1月,原属集体所有制的梅州镇中医院转为全民所有制3月,梅州镇中医院改称梅州市中医院。同年冬,省卫生厅拨款5万元,广州中医学院支持1万元,梅州市政府拨款10万元,自筹13万元,共29万元,新建三层门诊大楼,1983年10月门诊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底,梅州市中医院改称梅县市中医院。

  1985年2月华侨曾昭华、曾昭志兄弟捐建的“广壬楼”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三层楼共898平方米,是当时梅县地区第一家拥有制剂楼的县级中医院。

  1987年医院自筹资金人民币29万元,旅美华侨谢文蔚、谢文洸兄弟认捐10万元,兴建医技楼(又名慕慈楼)楼高四层共1500万平方米,1988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内设检验科、放射科、彩超室、B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

  1988年3月,县区分设,原梅县市分为梅江区和梅县、梅江区为梅州市直辖县级区,中医院归属梅江区,改称为梅州市梅州中医院。

  1990年创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在梅江区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发动旅印尼华侨上百人共捐资三百多万元,建造住院大楼,楼高六层,建筑面积6033平方米。1991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内设骨伤科、内科、外科(肛肠科)、妇产科、手术室,设置病床200张。住院大楼的建成投入使用后中医院医疗业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1994年11月被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同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示范中医院”,并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07年被广东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中医名院”的称号。

  2005年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来医院视察后,得到梅州市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2006年7月批准更名为梅州市中医院。

  2007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和“三名建设”(名院、名科、名医)精神的大力推动下,医院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对住院大楼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2009年8月在得到了华侨李有权博士的鼎力资助800万港元和花都区政府真情帮扶200万元,省政府、发改委专项拨款1000万元,将原有门诊楼、医技楼拆除新建李有权门诊大楼,投资总额2000多万元,门诊大楼楼高八层,建筑面积 8425平方米,集门、急诊、医技、行政办公于一体,医院的环境、设施臻于完善,提升了医院品牌形象。

  2012年12月在梅县区、梅江区人民政府关心支持下以8000万元购买占地面积37220平方米,建筑面积21579.72平方米的梅县人民医院旧址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梅州市中医医院医疗设备和改善就医环境,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为争创“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8月,根据六届61次梅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经梅州市编委批复,梅州市中医医院更名为“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2017年12月26日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

  医院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规模从小到大,技术队伍从弱到强,凝集了几代中医药人的辛勤付出。展望未来,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正朝着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努力将医院建成一所医术精湛、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