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专科 >> 中医特色

小儿穴位敷贴疗法

责任编辑:mzszyyy 发布时间:2011-08-29 15:58:47 浏览次数:
    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中药敷贴于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发挥药物及穴位的双重功效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疗法。中医传统敷贴疗法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最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穴位敷贴能明显地提高机体免疫的各项指标,调节免疫蛋白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该法治疗简便,费用较低廉,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得到民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小儿因其脏腑娇嫩,腠理疏松,气血反应灵敏,故运用外治法取效更易,和内治法配合,既能提高临床疗效,又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和服药量不足而影响临床疗效等难题。特别对于小儿哮喘、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过敏性咳嗽等肺系病,厌食、疳积、腹痛、腹泻、呕吐、疳证等脾胃病,以及遗尿、汗证、急慢性扁桃体炎、口疮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多年来,我院儿科开展外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满足更多患儿穴位敷贴防病、治病的需求,我院儿科于今年3月份起全面开展小儿穴位敷贴疗法,具体项目如下:

 

药物
功效
主治
敷贴1
小儿护肺敷贴散
温经通脉、利气化痰、
止咳平喘,调护小儿肺卫
防治小儿哮喘、肺炎、支气管炎、
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种
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等。
敷贴2
小儿运脾敷贴散
运脾理气、开食导滞、
止泻止吐,调理小儿脾胃
小儿厌食、积滞、疳证、泄泻、
便秘、腹痛、胃脘痛、呕吐、病
后脾胃虚弱等。
敷贴3
小儿运脾敷贴散
温肾健脾、固涩止遗,
调理小儿脾肾
遗尿、尿频、久泻、汗证等。
敷贴4
清热散结敷贴散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急慢性扁桃体炎,口疮,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

    门诊敷贴流程:挂号医生开具治疗单门诊1楼缴费门诊3楼儿科治疗室敷贴
 
小儿敷贴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 贴药处应避免挤压,一般可贴2—4小时。一周两次,两周为一疗程。
2、敷贴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尽量不吃海鲜、鹅肉等发物。为更好的利于药物吸收,患者在敷贴期间也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还要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洗澡不可用力,只需用温水清洗,敷贴当晚不要使用肥皂、花露水等刺激皮肤的物品。
3、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热、发红、轻微刺痒、疼痛等属于正常现象,可外涂炉甘石洗剂以减缓刺激。若出现细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不要抓挠。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可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
4、如果贴药处出现明显瘙痒、灼热、疼痛等反应,应及时取下贴药。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当出现烦躁、哭闹时,家长应注意查看贴药处皮肤,若皮肤出现发红、皮疹等现象,可提前取下药贴。
5、偶有皮肤过敏者,可涂抗过敏药膏,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梅州市中医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