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9-06-06 08:55:09 浏览次数:3556

  

  一、糖尿病人饮食方案

  1、每天吃多少食物主要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标准体重来计算。人体偏瘦者、重体力活动者、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孕妇以及合并有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和甲亢)的糖尿病人,所供食物可以多一点;反之,肥胖者、轻体力劳动者所需热量较低,食物宜少。

  2、针以每天可供的总热量,以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约占15%,脂肪约占25%为原则,同时按早餐占1/5,中、晚餐各占2/5的比例作分配。并宜多吃一些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约500g/日)、水果(150-200g/日),同时新鲜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对控制病情有益。


  二、自我血糖监测知识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可使死亡风险降低51%,并发症风险(如心脏病、中风、失明和截肢)降低32%。使糖尿病患者对自身血糖水平更加敏感,当血糖水平超出控制目标时,能降低并发症危险,并更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

  检查过程:

  (1) 空腹血糖:指前一晚20:00以后不再吃东西,次日清晨未进食的血糖水平,可反映人体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功能。

  (2) 餐前血糖:中餐和晚餐前测定,主要用于治疗中病情监测。

  (3) 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饭第一口开始计时,经过整2小时的血糖水平,反映进餐对血糖的影响,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

  (4) 睡前血糖:有利于需要睡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决定胰岛素的注射剂量。

  (5) 凌晨1-3点血糖:人体血糖的最低点,接受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怀疑夜间低血糖者需要检查。

  (6) 随机血糖:一天中任何时候检查,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随时检查。

  (7) 其他时间:如尝试新的饮食、运动前后、外出赴宴、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等需要测血糖。

  注意事项:

  (1) 对于新诊断的、使用胰岛素泵或强化治疗的病人,强调每天需监测4-7次。

  (2) 血糖控制未达标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空腹血糖大于16.7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大于10.0%,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对该类患者应该增加监测次数,可监测血糖4-7次/天。

  (3) 采用单纯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病人,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每月监测2-4次;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至少4次。

  (4) 病情稳定的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提倡每周监测1-2天,每天测4次。

  (5) 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次数,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增加监测次数 。

  (6) 根据病情、医护人员的建议及自己的需要随时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正常值为4%-6%,对我国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HbA1c控制目标为<7%,但是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具体如下:

blob.png


  三、降糖药知识

  常见口服降糖药

  1、磺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作用:促胰岛素分泌

  一般需餐前约30分钟服用,副作用是低血糖,还可以引起体重增加。

  2、格列奈类:瑞格列奈等,作用:刺激胰岛素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进食,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使用(磺脲类除外),副作用与磺脲类基本相同,但低血糖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3、双胍类:二甲双胍等,作用: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

  餐中或餐后服用,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药物联合使用时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等。

  胰岛素适用范围

  1、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8-10年病程)

  2、1型糖尿病患者

  3、伴有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伴有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有两种情况,一是其他疾病或者可能引起致命性的代谢紊乱,比如需要做大手术、遭受严重创伤伴有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生酮症、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危及生命。二是其他疾病会引起口服降糖药蓄积中毒,比如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缺氧(如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为口服降糖药在体内代谢不畅,可使药物蓄积,不良反应加重。

  4、早期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根据我国和国际上其他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给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为期两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使某些患者在3年内不需要任何药物,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因此,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不好,最好使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这样可以让患者的胰岛β细胞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能更好地分泌胰岛素。

  5、胰腺严重损害的患者

  以上降糖药物均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运动指导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项目的选择要与患者的年龄、病情、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每周进行2次轻度或中度阻力性肌肉运动。

  2、运动选择在饭后1小时(第一口饭记时)左右,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一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运动后脉搏宜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左右,以周身发热、微微出汗、精神愉悦为宜。

  3、血糖>16.7mmol/L、合并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宜运动。

  4、血糖<5.5mmol/L运动前需适量补充含糖食物如饼干、面包等。


  五、糖尿病中医知识

  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与消渴病基本一致,中医认为消渴病主要病因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在治疗上,中医学充分发挥了其“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具体如下:

  糖尿病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枕:遵医嘱将菊花、决明子、荞麦皮、绿豆皮、葛根碎片、白术等装成药枕,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2、艾灸:取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或穴位贴敷肾俞、脾俞、足三里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注意艾条应距离皮肤2-3cm,以防烫伤。

  3、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以改善口渴多饮、多食易饿等症状。

  4、此外,中医传统健身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不仅能增强体质,还是一种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