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医诊疗方案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1-11-12 09:49:26 浏览次数:4319

中医病名:肺癌病(TCD编码:BNAF10)

西医病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编码:C34.900)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中的相关内容。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

1.气阴两虚证: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口干发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有时心悸,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脉细。

2.肺脾气虚证: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3.肺郁痰瘀证:咳嗽不畅,咳痰不爽,胸闷气急或胸肋背痛,痰中带血,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有瘀斑(点),苔黄或白腻,脉弦。

4.阴虚痰热型: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干咳无痰,胸闷气促,心烦失眠,口干,尿赤,大便秘结,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1)推荐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加减。太子参、沙参、麦门冬、五味子、百合、黄芪、元参、浙贝、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太渊、肺俞、膏肓、三阴交、膻中、足三里、脾俞。

操作:太渊、肺俞、膏肓、脾俞施以捻转补法,针后可加灸。足三里、三阴交施以提插捻转补法,膻中施以呼吸补法,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益气养阴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疗法

宜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百合、莲子、桂圆、红枣、山药、黑木耳、瘦肉、鱼肉等。食疗方:皮蛋瘦肉粥、桂圆山药羹。

2.肺脾气虚证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1)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加减。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清半夏、陈皮、桔梗、生苡仁、川贝、杏仁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脾俞、足三里、肺俞、膏肓、太渊、气海。便溏者加关元、命门。

操作: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之补法,留针30分钟,并间歇行针,针后可艾条灸约30分钟。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健脾补肺,益气化痰类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疗法

宜进食健脾补肺的食品,如:莲子、桂圆、红枣、山药、茯苓、薏米、银耳、百合等。

3. 肺郁痰瘀证

治法:清肺除痰,化瘀散结。

(1)推荐方药: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加减。苇茎、桃仁、冬瓜仁、杏仁、仙鹤草、苡仁、夏枯草、元胡、贝母、莪术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取穴:内关、公孙、膻中、膈俞、血海、三阴交。

操作:内关、公孙、膈俞、血海施以捻转泻法。膻中施以呼吸泻法。三阴交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清肺除痰,化瘀散结类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疗法

宜进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山楂、芹菜、大白菜、白萝卜、生姜、大蒜类。

4.阴虚痰热证

治法:滋肾清肺,豁痰散结。

(1)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术、党参、生苡仁、杏仁、瓜蒌、黄芩、苇茎、金荞麦、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取穴:内关、公孙、天突、膈俞、血海、丰隆、阴陵泉、足三里。

操作:内关、公孙、膈俞、血海施以捻转泻法。天突施以呼吸泻法,至喘憋平缓为度。丰隆、阴陵泉施以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施以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清热化痰,袪湿散结类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疗法

宜进食清热化痰,袪湿散结的食品,如:白萝卜、百合、山药、银耳、莲藕、黑木耳、雪梨、蜂蜜等。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 足浴法(中药泡洗法)

适应症:手足综合征或化疗导致手足麻木不仁。

基本方:桂枝15g,熟附子10g,川芎15g,红花10g,细辛5g,路路通20g,白芍20g。

操作方法:研末,每次取50g,加开水1500ml冲兑搅拌,待水温合适后洗/浸足部约20分钟,每日一次。或直接取中药饮片煎水浸泡足部。

注意事项:避免烫伤。

2. 贴敷疗法

(1)穴位贴敷

贴敷材料:纳米穴位贴(肿瘤贴)

选穴:定喘、肺俞、膻中、天突

操作:常规消毒后将穴位贴贴敷在相应穴位上,每次8-12小时,每日1次。

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湿疹者禁用。

(2)中药贴敷

处方:双黄散结散——黄柏30g、苦参20g、大黄20g、乳香30g、没药30g、蒲公英20g、莪术20g、三棱10g,冰片30g。

适应症:癌肿靠近体表及有疼痛患者。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操作方法:食醋+蜂蜜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次4-6小时,qd

3. 耳穴压豆(王不留行籽)

主要用于宣肺止咳,化痰平喘。选穴:肺、气管、肾上腺、内分泌、神门、脾。

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待皮肤干后左手托住耳廓,右手持镊子或蚊式钳将预先准备好的贴籽胶布贴于已选好的穴位上,贴压牢固,按压片刻。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10~20下或1~2分钟。按压强度以能耐受为度,一般可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贴籽一般保留3~5天,亦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每次贴压一侧耳廓,左右耳交替贴压,5~10次为一疗程。

禁忌:外耳有炎症,如湿疹、溃疡、冻疮等情况禁用;孕妇及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慎用。

4.中药封包

处方:消水方(大黄100g 芒硝250g研末)封包外敷

功效:利水消肿

适应症:胸水、腹水及体表水肿患者

5. 中药热熨

处方:莱菔子50g、吴茱萸50g、小茴香30g、艾叶20g、大腹皮50g、厚朴50g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消胀

适应症:用于气滞、虚寒性病证(腹痛、腹胀、呕吐、泄泻)

操作:将上药混合,研成粗末,装入布袋,将药包及 1 小杯水放入微波炉,设中高火加热 2 ~ 3min( 达 60 ~70℃ ) 后取出。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及注意保暖,在患者腹部涂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试温合适( 约 45℃ ) 后,将中药包置于患者腹部,以适当力度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用力均匀,开始时推熨速度宜稍快,随着药包温度逐渐下降,慢慢地减慢推熨速度。待热度降至舒适温度( 40℃ ) 时,将药包直接热敷在神阙穴( 肚脐) 上,每次 15 ~20min,药包冷后及时更换或加热,每日1-2次。

6. 中医诊疗设备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适应症:癌痛、骨转移疼痛、体表癌肿等。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抗炎镇痛。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2块浸有药液的电极板贴于治疗部位,启动输出,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为宜(具体操作见仪器说明书);治疗结束,取下电极板,擦干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情况。

注意事项: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慎用此治疗方法;同一输出线的两个电极不可分别放置于两侧肢体;治疗部位皮肤出现红疹、疼痛、水疱等,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配合处置。

(三)运动康复

可根据患者卡氏评分情况酌情采用走步、踏车、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

(四)西药治疗

参考《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别应用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对于不能或不愿接受前述方法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五)护理调摄要点

1.专科调理

根据肿瘤专科特点,开展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

2.情志调理

加强疾病常识宣教,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六)其他诊疗技术

1、体外高频热疗

适应症:1)除头部以外的恶性实体肿瘤均可应用;2)配合放化疗协同治疗恶性肿瘤、增效减毒;3)对肿瘤引起的癌痛进行局部照射治疗;4)治疗恶性胸腹水;5)用于各类慢性炎症的治疗。

疗程:每次45min,每天一次,7-10次/疗程,两疗程间隔14天,一般做2-3个疗程。

2、毫米波治疗

适应症:

1)放化疗前治疗:保证肿瘤放化疗治疗进度,提高疗效;

2)放化疗随程治疗:减低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3)放化疗后治疗:增强免疫靶向性,减少肿瘤转移几率;

4)减轻放射性损伤,缓解癌性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5)提高淋巴细胞免疫活性;

6)骨髓抑制的干预:刺激造血细胞,预防和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

7)增加食欲,缓解呃逆,促进睡眠,消除疲劳。

8)肿瘤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

疗程:连续7-14天为1疗程,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低于30min。两个疗程间隔14天,一般做2-3疗程。

3、中药膏方:

 ①升血调元膏

功效:益气补血,升血调元

主治: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者;肿瘤患者增强免疫力。

②健脾生髓方

功效:健运脾胃,生髓调元

主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纳差者。

③金匮统元方

功效:脾肾双补、和胃降逆

主治:肿瘤相关性贫血,改善肿瘤相关性疲乏,肿瘤食欲减退。

④益气固元膏

功效:益气扶正,固本培元

主治: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者;长期放化疗所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者。

⑤旋覆代赭方

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化疗后恶心呕吐者;肿瘤相关性恶心呕吐者;顽固性呃逆者。

三、疗效评价

参照2015年《中药新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制定。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详见附件1。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1/3。

2.生存质量

观察中医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评分,详见附件2。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评分情况比较。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

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客观疗效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的瘤体变化。

评定标准:

a.目标病灶的评价

CR完全缓解:所有目标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PD病变进展: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SD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

b.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CR完全缓解: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IR/SD未完全缓解(incomplete response)/病变稳定: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持续存在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

PD病变进展:出现新病灶和/或非目标病灶明确进展。

(二)评价方法

对照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1.中医证候

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肺癌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评价。

2.生存质量

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也可以通过观察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ECOG评分等作为参考。

3.客观疗效

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RECIST评价标准(1.1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