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1-03-26 09:37:40 浏览次数:2346

小柴胡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可谓出身名门,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本方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伤寒论》96条:“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现代根据此条文总结出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心烦喜呕;七个兼证:胸中烦而不呕;渴;腹中痛;胁下痞硬;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身有微热;咳。临床中,往往难以见到四大主症悉具的患者,而仲景《伤寒论》101条亦去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可见有其间一个主证,可兼夹几个兼证,就有机会用小柴胡汤。仲景亦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加减化裁的方法,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小柴胡汤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现略举一、二如下:

1.李某某,女,46岁,有胆囊结石病史2年余,1年余前因急性胆囊炎在某西医院行抗感染保守治疗,建议行胆囊摘除术,患者拒绝,平素时有右胁部隐痛病史,时有恶心,不欲饮食,厌食没腻,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胆郁热,治用小柴胡汤法。

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党参9、生姜3片、大枣6枚、炙甘草6克、白芍15克、丹皮12克、夏枯草10克。

服用上方五剂后胁部隐痛明显减轻,饮食较前增加,后予此方化裁加减治疗月余,饮食可、近半年来未再觉胁部不适。

2.黄某,男,19岁,学生,有反复扁桃腺炎病史,经常进食辛辣食物,或者感冒后即出现咽痛难忍,进食困难,每予消炎药治疗多日后可缓解,3天前再次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39.0度),自行在外购买头孢呋辛治疗,发热好转,但仍时有低热,但仍有明显咽痛,鼻塞不通,口干渴,夜寐不安,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考虑少阳枢机不利,郁而化热,予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0克,黄芩9,半夏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炙甘草6克,牛蒡子9克,桔梗9克,芦根12克。5剂,水煎温服,一天一剂。后回访药后诸症消除。

 

医师:郑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