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治疗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0-12-31 09:34:33 浏览次数:3066

失眠,中医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灵枢·大惑论》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目不瞑”的病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营卫生会》篇还论述了老年人“不夜瞑”的病因病机,认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邪客》篇对“目不瞑”更提出具体的治法和方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这种治疗方法至今对于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景岳全书》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老师认为临床常见诸种邪实中,痰热内扰最为多见,外感六淫、戾气,饮食劳逸损伤、内伤七情均可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津液代谢输布失常,进而津液停滞不行。例如可缘于情志不畅进而脏腑功能失常,精津输布失常;又有饮食不节,脾胃运化不利;又或乱补滥用,导至机体气机壅滞。诸种病因产生痰热,上扰心神,加速阴阳不调;痰热壅阻脾胃,气机不畅,阳不入阴。而当今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紧迫,人们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受阻,久聚发为痰热;现代人肥甘厚味摄入过多,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过度聚结,停聚成痰,郁久化热。故而倡导治以:化痰清热,行气安神。主张选用《三因方》温胆汤。此方原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详,或异象感惑......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兼心肾不交加用交泰丸交通心肾,;兼肝气郁结加用香附、郁金,行气开郁,痰浊兼盛,加以胆星、石菖蒲;痰蒙清窍者,加入煅龙牡、珍珠母,以重镇安神。


病例:李某,男,64岁,于2020年8月22因“反复失眠半年”主诉来院,患者坐立不安,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每日靠服用“阿普唑仑才可入睡,时有胸痛,乏困无力,纳少,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多次检查心电图、头颅CT未见异常。病名:不寐,辩证:痰热内扰,肝气郁结。方以温胆汤加入制香附10g,郁金10g,珍珠母30g,酸枣仁30g,川楝子10g,元胡10g,合欢花10g ,煅龙骨、牡蛎牡各30g。前后以此方加减调理半月余。目前入睡正常,每晚可睡6小时。


记录:房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