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治疗原则初步探析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8-11-20 10:05:57 浏览次数:2284

温病是感受温热邪气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清代集温病之大成者吴鞠通在治疗时提出“治上焦如

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非轻不举形容药性轻清、非平不安形容药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药性重坠。其意为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样轻清升浮之品,才能到达上焦,否则药过病所;中焦处于上、下焦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故中焦有病用药须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轻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腻潜降,用药宜中正平和如秤杆之平衡;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用药须重浊,犹如秤砣那样沉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

为什么治上焦之病,就该取一些花叶类轻浮之品,而

治疗下焦病症,就得取用一些重浊沉降之品,这可能就涉

及到中医的一些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该方法是指运用带

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取象的范围不是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无限地类推、类比。

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在中医的理论构建及解释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内经》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人

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思维指导下,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

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内经》在病病的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之“象”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古人最早是通过嗅觉及味觉感觉中药的性质和滋味,进而通过取象比类、博观约取的方法,通过漫长的积累过程,总结出了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框架,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药物作用于休体时具有不同有趋向,即升降沉浮之别,升是上升,浮是发散,降是下降,沉是向内。临床上,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使用药物的应用原则是:病位在表者,宜浮不宜沉;病位在里者,宜沉不宜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即顺病位,逆病势,而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与其性味及质地轻重等有密切关系。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多能升浮,凡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的药物,多能沉降。质轻的花、叶、皮、枝类药多升浮;质重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药多沉降,但上述关系也不是绝对的,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受炮制、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在温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也是温病学治疗的三大原则。

郑庆浩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