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阿片类药物滴定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9-10-22 10:01:47 浏览次数:2300

癌症,是指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近些年,我国癌症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癌症对人们的威胁程度日益突出,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中首位因素。这种现象的发生与人们的吸烟情况、感染情况、职业暴露情况、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以及人们居住的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2]。癌症可以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比如:肺、肝、胃、食管以及大肠等。发生癌症后,患者在疾病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且出现的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在患者疾病晚期时才能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症状:疼痛、出血、溃疡等[3]。而此时就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其中,疼痛市癌症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症状,临床上常常应用阿片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症状,但阿片类药物的应用也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4]。为了研究研究阿片类药物滴定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文就我院接收的肿瘤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87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癌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5例为男性患者,42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8-78岁之间,平均(63.34±4.13)岁;病程为1.2-3.4年,平均(1.4±3.5)年。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23例患者诊断为肺癌、20例患者诊断为结直肠癌、12例患者诊断为胃癌、14例患者诊断为前列腺癌、6例患者诊断为肝癌、4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5例患者诊断为卵巢癌、1例患者诊断为肾癌、2例患者诊断为乳腺癌;15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1例患者合并皮肤感染、9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入组患者的病理分期在Ⅲ-Ⅳ期。患者以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且同意,符合入组要求。

1.2  方法

1.2.1  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因分析。

分析入组的87例肿瘤癌痛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其基础信息、发病情况、治疗情况、目前各项检查结果情况等。选择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FRS)以及疼痛数字评价表(NRS)综合性地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参考患者自身症状的评价,总分计算其总分(0-10分):0分表示基本不痛,1-4分表示轻度疼痛,5-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入组的87例患者中,最终评价为中度疼痛的有54例,评价为重度疼痛的有33例,用药治疗后,患者的最终评分小于6分属于缓解程度为中度。

1.2.2 治疗

根据临床对患者的最终诊断选择相对的方案进行治疗。在确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缓释片)的给药方法为:按时、口服、个体化以及阶梯式给药。对于第一次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入组患者要选择最小剂量进行药物滴定给药;对于曾经服用过此类药物、且未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的患者,要采取换算的方式以确定此次服药起始剂量进行药物滴定给药。在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的疼痛程度未缓解或者缓解程度不理想的患者,其服药剂量要在其原有服用药物的剂量的基础上再增加25%,最大用量为320m/d。每天及时、准确记录入组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强度以及发生毒副反应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入组的肿瘤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所有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经分析发现,入组的肿瘤癌痛患者,观察组用阿片类药物的时间为23-142天,平均时间为(40.6±18.9)天;对照组用药时间为25-157天,平均时间为(49.8±19.8)天。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组患者药物的服用剂量(吗啡剂量)为50-500mg,观察组患者药物的服用剂量(吗啡剂量)为45-320mg。87例入组患者中有81例(占83.10%)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达到了中度以上。

image.png

2.2  患者最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87例入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51(占58.62%)例。主要为消化道发生的副反应:39例(占44.83%)患者发生便秘,17例(占19.54%)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另外,11例(占12.64%)患者发生嗜睡,13例(占14.94%)患者发生头晕,4例(占4.60%)患者发生排尿困难,3例(占3.45%)患者发生呼吸抑制。 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药物的服用剂量未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胃肠道反应主要在用药初期发生,经过相关的对症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3讨论

癌性疼痛,是造成癌晚期的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5]。其发生的原因有三类:(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组织毁坏、压迫、阻塞、肿瘤溃烂后发生感染;(2)癌症治疗过程中引起的疼痛:放射性炎症和坏死、放疗或者化疗后的疼痛、手术后切口瘢痕疼痛;(3)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褥疮、局部感染等 [6-7]。对于肺结核病的治疗中,最重要的用药方案是:三阶梯方案:(1)轻度疼痛的患者,要选用非阿片类的相关止痛药,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辅助类的相关药物;(2)中度疼痛的患者,要选用弱阿片类的相关止痛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辅助类的相关药物;(3)重度疼痛患者,要选用强阿片类的相关止痛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辅助类的相关药物[8] 治疗癌痛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辩证论治、整体观念、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方式。主要行气止痛、活血止痛、散结止痛、化痰之痛、通络止痛、散寒止痛、祛湿止痛、温阳止痛、养阴止痛、益气止痛、补血止痛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本文对我院癌症疼痛患者分析后发现,阿片类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用药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以及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应该从小剂量进行用药,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剂量滴定,要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

 

(本文摘自《北方药学》2019年8月第16卷第8期,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