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观察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9-01-09 09:42:32 浏览次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出现间歇性、反复发作性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以头昏、眩晕、耳鸣和恶心呕吐为主[1],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西药予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甚理想,容易出现病情复发,甚至出现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我科近年来使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内一科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5±5.2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1±0.4年;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9±5.4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3.3±0.5年。纳入标准:西医方面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排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部肿瘤及脑外伤等引起的眩晕,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精神障碍者;中医方面,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辩证为风痰上扰型,表现符合头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蒙,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所有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3000 规格:5mg)5mg  每晚1次口服;并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9362 规格:2ml:0.25g)0.2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对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对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药组成如下:制半夏10g,白术15g,天麻10g,茯苓10g,甘草6g,大枣10g,橘红10g,生姜6g,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20g、竹茹10g;脘闷纳呆、腹胀者,加厚朴6、白蔻仁6g、砂仁6g(后下);耳鸣、重听者,加郁金10g、石菖蒲10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生黄芪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各1次温服。同时给予血栓通冻干粉针(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5652 规格:250mg)2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

1.2.2  观察内容 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情况,记录中医症候积分;②观察平均血流速度(Vm)情况: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记录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治疗前后Vm值。

1.2.3  疗效评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对患者中医症候进行评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疗效指数≧70%,但<90% ;有效:症状、体征减轻,疗效指数≧30%,但<70% ;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 。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2.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image.png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m值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及基底动脉(BA)的V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患者Vm值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但观察组的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的比较(cm/s `x±s )

image.png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VBI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血管畸形、血高凝状态、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多种因素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导致脑干、小脑、大脑枕叶部位缺血,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或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或语言不利、昏厥或跌倒、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表现[3]。目前临床上西药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营养脑神经等治疗,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但病情容易复发,甚至发展为脑卒中。

VBI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根据我科多年临床观察,VBI眩晕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如蒙,伴有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等,以风痰上扰为主要证型,当治以祛风化痰、健脾和胃为法,方选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止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两味为君药。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红理气化痰,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煎加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和胃止呕、兼制半夏之毒。诸药配伍,风痰并治,标本兼顾,以化痰熄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血栓通冻干粉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4],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清除氧自由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等作用,因此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观察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CD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综上所述: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摘自《山西中医》2019,35(01),房宗宝、曾胜、谢爱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