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名中医医案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0-08-10 09:27:11 浏览次数:2310

患者姓名: 马某某    性别:女    年龄:47岁    门诊号:0000279337

初诊日期:2020-07-30           发病节气:大暑

主诉:反复胃脘部胀闷,嗳气,多虑,大便溏3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平素多食寒冷之品,近3月余来经常出现胃脘部食后胀闷不适,无疼痛感,嗳气、矢气后减轻,无反酸,曾多次就诊服中药治疗,症状稍可减轻,但仍有反复,胀闷时连及右胁肋部,神情多虑,口苦心烦,时有干呕,胃纳差,睡眠欠佳,大便溏,小便正常。舌淡,苔白微腻,脉细滑。

既往史: 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过敏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院外作胃镜检查示:慢性痿缩性胃炎

体格检查: T:36.7℃  P:76次/分 Bp:112/68mmHg  神清神疲,面色欠华。五官正,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存。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软,胃区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存,双肾区无叩击痛。

中医诊断:痞证

证候诊断:脾胃气虚

西医诊断:慢性痿缩性胃炎

治法:和胃补中,降逆消痞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减

炙甘草15g   黄芩8     半夏10g   大枣10g   黄连5g  

干姜10g  党参15g  炒白术10g   陈皮10g  百合10g

佛手10    厚朴10    

五剂,日一剂,水煎服,温服

二诊:五剂后复诊,病人诉服药后胃脘胀闷明显减轻,偶有嗳气,精神好转,无心烦,睡眠好转,胃纳进,五溏便,质稍烂,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细。此时,患者脾胃气虚明显改善,为防苦寒伤胃,去黄芩、黄连,给以黄芪、大枣益气补中,嘱续五剂以巩固疗效。


 【体会】

本病例症候四诊合参,辨证为痞证(脾胃气虚);由于患者平素多食寒冷之品,损伤中焦脾胃之气,加之治疗不当,曾用通下之法,致使脾胃俱虚,胃中虚气上逆,而为痞证。本例辨证应为脾胃损伤,以致脾胃升降失职,寒热夹杂,且以脾胃气虚为重,治以和胃补中,降逆消痞,故以甘草泻心汤。本方实为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用量而来,重用炙甘草取其补虚和中之意,芩连苦寒泄热,姜夏辛温散热,佐以党参、炙甘草、大枣补益脾胃。本病例辨证方药正确,故能取得良效。

整理:郑庆浩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