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名中医医案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9-05-30 08:31:10 浏览次数:

  罗某某 男 67岁 退休干部;2019年5月9日就诊。

  缘患者诉有大便困难3年余,平时自服通便药,但大便困难时有反复,亦曾求治中西医治疗,效果亦欠佳,故来本工作室就诊。患者诉近一周来,大便困难,大便并不干硬,坐便时间长,需努挣,时有神疲,偶有胃脘腹部痞闷,胃纳一般,无心悸气短,无头晕目眩,无呕吐,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细涩。

  中医诊断:便秘(脾气血虚)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润通大便

  方药:黄芪汤合润肠丸加减


  黄芪10  党参10  法半夏10  桃仁10  厚朴10

  桂枝10  白芍10  熟地10  木香10  神曲10 

  郁李仁10  杏仁10  莱菔子10  炙甘草10

  5剂  水煎服  日一剂

  二诊,服药五剂后,精神好转,大便通下明显好转,便下较畅,无需用力努挣,胃纳可,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此时脾气虚已有恢复,为防气有余,故上方去桂枝,加陈皮以增强补气健脾,玄参以补津液,薏苡仁以健脾除湿,5剂调其后。

  【按语】

  本证依据症候表现,当属中医“便秘”范畴。便秘形成之病机为脾胃运化和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常见有肠胃积热、气机郁滞、气血亏虚;对于本病认识,中医经典论著阐述,《伤寒论》中“阳结”、“阴结”、“脾约”等名称。本证因患者年老,脾虚不足,日久导致脾虚失运,气血化生不足,气虚传导乏力,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引发大便困难。本证辨证治疗之原则,依据病机脾气血虚,当予以健脾益气养血,润通大便,故选用黄芪汤合润肠丸加减;服药后,脾胃化生功能得于提高,故大便困难得于改善,后当继续健脾益气养血,以竟其功;但需注意防止温补太过助热而致胃肠积热内生,反使大便秘结,适得其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