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名中医医案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8-10-10 09:07:34 浏览次数:2300

 曾XX,48岁女性,因“头晕目眩伴恶心呕吐”在市人民医院查头颅磁共振提示:“双侧放射冠及额叶皮层下多发缺血灶;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细小”。曾先后在市人民医院及我院内科住院治疗3月余,头晕症状无明显改善,渐至精神疲乏,手足无力,起立行走则觉天旋地转,不能正常生活。为求中药治疗,经人介绍于5月26日来诊。

一诊症见:头晕目眩,精神疲乏,起则头眩,不敢睁眼,手足无力,行走困难,气短懒言,胃纳、睡眠欠佳,二便正常。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诊断:眩晕(气虚下陷)。

治法:益气养血,升阳定眩。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0g,陈皮10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小麦20g,煅牡蛎20g(先煎),大枣20g,山茱萸15g,炙甘草5g。

分析:患者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在医院输液、口服西药治疗均无明显好转,就诊时病程已超过3个月。从证候特点看,一派虚证的表现。气虚下陷,清阳不升,髓海失养,则头晕目眩、起则头眩;气血亏虚、形神失养,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脾虚失运,则胃纳差;心神无以为摄,则睡眠欠佳;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为气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之征。处方以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合归、芎、芍养血活血,小麦、牡蛎安神;山茱萸有收敛元气、振作精神之功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方共凑益气养血,升阳定眩之功。

疗效:服药后头晕症状逐渐好转,行走、生活能力逐渐恢复。守方加减服药2月余,共服中药60余剂,今日复诊,行走如常,能够正常生活劳作,维劳累后仍觉较未病前疲倦。

按:此例虽治疗疗程较长,但患者存在多发器质性病变,经西医治疗无效后转而坚持中药治疗,行走、生活能力得以恢复正常,亦是经验积累过程。期间另有一外县患者,头晕三年余,经朋友介绍来诊,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1月余后症状亦明显好转。

医师:梁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