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益肾法”治疗脊椎疾病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9-10-10 15:42:22 浏览次数:2832


“通督益肾法”是指以通督调神,益肾养元为主要理论依据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以“通督”和“益肾”为治疗原则,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核心,以督脉和肾经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通过针刺诸穴达到通督、益肾和调节全身精气的作用。


1 “通督益肾法”治疗脊椎病的理论基础

1.1 督脉、肾与脊椎的生理关系

从督脉的循行部位来看的,脊柱就在督脉的循行线上,因此《内经》对督脉的描述有“循脊”“贯脊”“夹脊”等。如:《灵枢•营气》:“上额,循巔,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隋唐初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对督脉记载也有对脊柱(包括颈项部、背腰部和尾骶部)每一个椎体以及椎体之间的描述。

从督脉的生理功能看,督脉为原气所发,能温煦脏腑,敷布命火。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背为阳,能联系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使阳经之气都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阳维脉与督脉会于风府、哑门;阳跷脉通过太阳与督脉风府相通;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所以,督脉为“阳脉之总纲”和“阳脉之海”,有统领、总督阳脉,以调节阳经的气血,主导人体一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作用。

肾位于腰部,脊柱之两侧,左右各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藏精之职,主骨生髓通于脑,寓含元阴、元阳。《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作用。肾为命门之所在,为全身脏腑器官动力之源,且元阳要借助于任督之脉通行而布达全身。

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输布全身,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并调节人体的生理代谢和功能活动。肾主骨生髓,《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明确指出髓本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生成之后,先充于脑,后充于骨。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精充足,则筋骨隆盛,动作矫健,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从经络系统看,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经。而足太阳膀胱经在人体的走行是从头至足,其中直行经脉夹行脊柱的两侧,经项部、背部,直达腰骶部。


1.2 督脉、肾与脊椎病的关系

1.2.1肾精亏虚、督阳不振是发生脊椎病的内在原因。人至中老年肾中元阳亏损,则督脉之经气及阳气必有衰减。督脉经的阳气不振,温熙无力,易致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则可致痹证、腰背疼痛、脊柱强直等症。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正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根据督脉的走向及生理功能与现代人体脊柱的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有关,有人提出“脊柱退行性疾病之病机主要责之于督脉”的观点。

肾主藏精,先天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力损及肾精,不能发挥其正常温煦、滋润功能及肾主骨的功能。肾亏则髓空,髓空则骨软,骨软则腰膝酸麻,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颈腰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

1.2.2邪气入侵是发生脊椎病的外在因素。阳气充则骨正筋柔,阳虚则寒,寒则筋拘挛,由于人体气血亏虚,阳气不振,腠理空疏,卫阳不固的情况下,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经脉而发为颈、腰疼痛。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入侵,阻滞经脉,气血运行障碍,不通则痛;寒主收引,寒凝气滞,筋失所养,可见经筋挛缩;湿性重着,其性粘腻,伤人可引起颈腰部强硬、屈伸不利、痛似折断等。


2 “通督益肾法”治疗脊椎病的临床应用

脊椎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炎等病变,属中医学“痹证”、“头痛”、“眩晕”、“腰痛”等范畴。颈、腰部是人体经脉的重要枢纽,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循行之处。慢性劳损日久耗伤局部经络气血,或引起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其表现多端:或骨失煦养,骨络瘀阻而见颈、腰疼痛;或髓海失济而见头目眩晕;或督脉空虚,经气失利等,故治疗脊椎病应以疏通督脉、活血通络、补肝肾、益精气为主要治法。

“通督”是指针刺或艾灸督脉经穴位或夹脊穴,以通调督脉经气,或配合药物以温通督脉阳气,达“通则不痛”目的。“益肾”是指针刺肾经或膀胱经的部分穴位或配合补益肝肾的药物以达到补肾益精、固本培元的目的。

2.1针灸疗法

2.1.1通督法

2.1.1.1选穴

根据脊椎的病变部位选取局部督脉经穴及夹脊穴为主。如:颈椎病:督脉经选取百会、神庭、风府、大椎、身柱及颈部夹脊穴为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督脉经选取命门、第三腰椎下、腰阳关、腰俞、筋缩及腰部夹脊穴为主。

2.1.1.2方解

百会穴在巅之正中,为百脉所会,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升清降浊,安神止眩。神庭穴是督脉与足太阳、足阳明经之会穴,具有行气活血,补益脑髓,通调督脉之功;风府穴位于头项部,具有熄风止眩、疏调头部气血的功效;大椎穴是阳脉所聚,针灸能激发诸阳经气,促进经气运行,改善血液循环,进而气血通畅,脑窍得到滋养;身柱穴,是督脉的脉气所发,通于脑髓,可以调理气机,通督止眩。命门、腰阳关、腰俞位于腰部,有疏经通络止痛作用。

夹脊可看作是督脉的分支之一。《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素问·骨空论》描述的督脉分支的循行分布,是与华佗夹脊的循行分布是完全一致。从位置来看夹脊穴正好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所在部位较为特殊,其具有交通联系二脉,调节两经经气,充当枢纽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调节此脉能使全身阳气振奋,阴血得以流通,气血通畅,脏腑协调,气血濡养而诸症消失。足太阳膀胱经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调节此经可以调整颈、腰部气血,使脏腑之气旺盛而输注于患处,正气充盛,驱邪外出。因此针刺夹脊穴能通过调节督脉和膀胱经发挥作用,使颈、腰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通则不痛。

2.1.1.3刺灸法

用针刺或艾灸或温针灸。对于感受寒湿之邪患者,在大椎、命门、腰阳关等穴多用温针灸,《千金翼方》指出:“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温针灸可宣通气血、强筋壮骨、温阳补肾。阳气得温则鼓舞有力;阳气得复则正源不衰;阳气得补则正气后盾坚固,抗病有力:阳气得助,经络气血运行有力,畅通无阻,气行血行,则瘀得化通。

若久病阳气虚弱者则采用督灸疗法。督灸疗法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督灸的优势为将经络、俞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融为一体,直达病所,充分发挥益肾通督、温肾壮阳、行气破瘀、通痹止痛的功效。督灸疗法每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


2.1.2益肾法

2.1.2.1选穴

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穴、志室穴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复溜穴和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或八会穴之髓会绝骨穴、骨会大杼穴。

2.1.2.2方解

足太阳膀胱经脉属膀胱络肾,取肾的背俞穴肾俞可补益肾气,取志室穴可益肾调经。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复溜穴和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共同起到滋补肝肾、疏经通络的作用。绝骨为足少阳胆经穴位,是八会穴之髓会,可补肾益髓充骨。《灵枢.经脉篇》认为,胆是主骨所生病,肾主骨,骨生髓,所以对于肾气不足,髓海空虚,腰酸腿软可选本穴治疗。大杼穴既是足太阳膀胱经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骨;又是骨的精气聚会部位,有壮骨益髓之作用。所以用大杼穴治疗有关骨质的疾病,如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周身关节疼痛等症。

2.1.2.3刺灸法

下肢部穴位(太溪穴、复溜穴、三阴交、绝骨)多用针刺,补法为主。背腰部穴位(大杼、肾俞、志室)可用温针灸。


2.2药物疗法

2.2.1舒筋通络畅督脉。颈、腰部疼痛多属督脉经络不通之征象[3],可选用葛根以疏经通络、通导督脉,即取《本草经疏》“葛根,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之意。在通督脉之品中,鹿角类制品最为常用,其中鹿角霜补督脉之气,鹿角胶补督脉之血,鹿角补督脉之阳也。脊椎病日久,则久病入络,故治疗颈、腰椎痹痛常用片姜黄、秦艽活血通络止痛,或可加藤类如鸡血藤、络石藤,枝类如桑枝、桂枝,络类如丝瓜络、橘络,虫类如地龙等加强通经活络作用。

2.2.2补益肝肾生精气。常用药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牛膝、杜仲、桑寄生、川续断、骨碎补,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本草经疏》曰:“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本草汇言》认为:“殊不知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本草正义》云:“牛膝,疏利泄降,所主皆气血壅滞之病……张景岳谓其走十二经络,亦即通经活络之意”,用牛膝即取其补肝肾、走经络之功。《本草求真》载:“杜仲与牛膝、地黄……相佐而成,但杜仲性补肝肾,直达下部筋骨气血,不似牛膝达下,走于经络血分之中,熟地滋补肝肾,竟入筋骨精髓之内。”《神农本草经》指出桑寄生“主腰痛”;骨碎补、川续断能补肾壮骨、活血通络。

(本文摘自《2019年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年8月,温乃元,宋锋,梁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