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着走——治疗慢性腰痛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8-09-18 16:32:04 浏览次数:


“退着走”就是连续地向后退着走路,在晨起锻炼的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退着走”。这种疗法源于我国传统的体疗健身术,如太极拳中的“倒撵猴”。

临床上慢性腰痛可因腰部肌肉力量和韧带强度不够,脊柱稳定性差引起。做“退着走”的锻炼能加强腰背肌群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而且退着走时,腰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可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改善,有助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提高。
  退着走时选择的场地要平坦、无障碍物,一定要注意安全。方法可选用叉腰式或摆臂式。

(1)叉腰式:预备姿势:直立,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其余4指在前。拇指点按腰部双侧“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动作:退着走时先从左腿开始,左腿尽量后抬,向后退出,身体重心后移。先左前脚掌落地,随后全脚着地,重心移至左腿后再换右腿,左右腿交替退着走。每退1步,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穴1次。拇指点按腰部“肾俞”穴,能补肾壮腰,且有助于减轻腰痛。

(2)摆臂式:预备姿势:直立,挺胸抬头,双目平视,双臂自然下垂。动作:双腿动作同叉腰式,退着走时双臂配合双腿的动作进行前后摆动。 
  “退着走”锻炼可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20分钟,运动量根据各人的年龄和体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每次锻炼后,稍事休息疲劳感即逐渐消失为宜。要注意的是腰部有结核、肿瘤、骨折等器质性疾病者,不能退着走。腰部急性扭伤者也应先以卧床休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