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腰椎间盘突岀症)
李某某,男,50岁,已婚,工人,梅州市梅江区人。2015年11月16日初诊。
主诉:左侧腰腿部疼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在1个月前因夜间睡觉受凉,晨起后出现左侧腰部疼痛,活动后疼痛可缓解,继续上班工作,至下午腰痛增剧,并连及左侧下肢,遂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予以普鲁卡因封闭法治疗,当时疼痛稍有缓解,但次日疼痛依然,遂前来我院就诊。证见左侧腰部疼痛,连及同侧下肢,呈放射性,沿股后和小腿外侧向下走窜,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打喷嚏、咳嗽则疼痛加重,腰部转侧困难,呈侧卧屈曲位,下肢发凉,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入睡。
检查:脊柱向左侧弯,在第四腰椎左侧有明显压痛,并向左侧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在委中、承山、殷门等处有明显压痛,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膝腱和跟腱反射存在。察其舌象为舌淡苔白腻,诊其脉象为弦紧。检阅腰椎CT片示:L4/5椎间盘突出。
诊断:中医:痹证(寒湿型)西医:L4/5椎间盘突出症。
缘患者夜间睡觉受凉,感受寒湿之邪,邪气侵犯腰部及下肢足太阳、足少阳经脉,至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故见腰部及下肢疼痛。寒为阴邪,性凝滞,主收引,故见下肢发凉,夜间疼痛加重。法当温经散寒,利湿通络。
取穴处方:
以通督益肾为法,选取腰部督脉经穴为主,同时配合下肢膀胱经、胆经穴。主穴:筋缩、命门、腰阳关、腰俞、肾俞、环跳、委中。配穴:殷门、承山、风市、阳陵泉、昆仑。操作:针刺泻法,使针感沿经传导至下肢,并配以温针灸肾俞、筋缩、命门。每日1次。
复诊:经5次治疗后,疼痛缓解,诸症好转, 继用前法治疗5次。
三诊:仍见腰部痠痛,下肢痠楚乏力,小腿麻木,不耐远行,诊脉沉细。腰为肾之府,肾之精血亏损,经脉气血不足,无以充灌骨髓,濡养筋脉,故腰膝痠软无力,小腿麻木,不堪劳累,治当变为补益肾气、调补气血为主,祛邪通络为辅之法。取穴:肾俞、 关元俞、命门、腰阳关、委中、承山、悬钟、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均用补法,命门、腰阳关加用温针灸。隔日1次。
四诊:经5次治疗疼痛显著减轻,小腿麻木基本消失,行走活动自如。守上方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