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二)
急性腰扭伤在民间俗称“闪腰”,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尤其是在体力劳动者及偶然参加运动或劳动而事先又未做体力活动准备者发生尤多。急性腰扭伤患者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年幼及年老患者均较少。多因腰部活动姿势不正确或搬抬重物时肌肉不配合、不协调,以及跌扑损伤造成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及小关节损伤所致。
概 述
(1)定义
急性腰扭伤:指运动或劳动时腰骶关节及腰背两侧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或者腰椎小关节错缝,而引起腰骶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多为突然承受超负荷牵拉或扭伤等间接外力导致。常见的腰背痛疾病。
(2)易患人群
1)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体育运动者,长期弯腰工作者;
2)久坐缺乏腰背肌锻炼者,震荡、突然改变体位者;
3)中年女性、产后、哺乳期妇女;
4)后关节、腰骶角异常者。
(3)累及组织
1)腰大肌/髂腰肌、腰方肌、竖脊肌
2)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胸腰筋膜
3)腰骶关节、关节突关节
病因病理
急性腰扭伤分为两大类:扭伤和挫伤,扭伤者比较多见。
(1)腰扭伤
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制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
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急性腰扭伤有哪些特点
(1)有明显的外伤史
伤后腰部即出现剧烈疼痛,其疼痛性质为持续性,深呼吸、咳嗽、打喷嚏等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剧,常以双手撑住腰部,防止因活动而产生更剧烈的疼痛,休息后疼痛减轻但不消除,遇寒冷加重。脊柱多呈强直位,腰部僵硬,腰肌紧张,生理前凸改变,不能挺直,仰俯转侧均感困难,严重者不能坐立,行走或卧床难起,有时伴下肢牵涉痛。
(2)疼痛部位
①腰肌及筋膜损伤时,腰部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在棘突旁骶棘肌、腰椎横突或髂嵴后部有疼痛。
②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时,在脊柱屈曲受牵拉时疼痛加剧,压痛多在棘突或棘突间。
③髂腰韧带损伤时,其压痛点在髂嵴部与第5腰椎间三角区,屈曲旋转脊柱时疼痛加剧。
④椎间小关节损伤时,腰部被动旋转活动受限并使疼痛加剧,脊柱可有侧弯,有的棘突可偏歪,棘突两侧较深有压痛。
⑤若挫伤合并肾脏损伤时,可出现血尿等症状。
(3)体格检查
①局部压痛:损伤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部分患者可伴有下肢牵扯痛。
②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腰部肌肉紧张痉挛,多位于骶棘肌、臀大肌等处。这是疼痛刺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③脊柱侧弯:疼痛引起不对称性的肌肉痉挛,可改变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表现为生理曲度消失或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多数向患侧侧弯。
(4)X线检查
1)损伤较轻者:X 线平片无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无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骨折。
急性腰扭伤后该如何处理
(1)卧床(硬板床)休息:对外伤引起的急性腰扭伤应真正做到绝对卧床休息,使损伤完全恢复。对于疼痛严重者应该延长卧床时间。但若疼痛持续,需要排除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有没有腰椎不稳或滑脱等情况。
(2)局部封闭:对急性疼痛的止痛作用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必须分清是浅位疼痛还是深位疼痛,区别对待。封闭药物为 1% 普鲁卡因及醋酸泼尼松。一般 5-7 日封闭 1 次,2-4 次为 1 疗程。
(3)理疗: 在急性损伤的头 3 日应用冷疗法,减少损伤部位的出血及创伤反应,并能起到止痛作用。3 日后可用热疗等其他理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伤部的吸收。
(4)先冷敷后热敷:冷敷可以减轻疼痛,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肌肉筋膜组织出血。48 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血液循环。
(5)按摩及推拿: 急性期不可盲目按揉,恢复期以轻手法为宜。
(6)药物治疗: 消炎镇痛药物、肌肉松弛剂( 肌安松 4 mg )、维生素及能量药物( 维生素 B1、维生素 E、三磷酸腺苷等 )、镇静剂( 阿普唑仑 2mg )等。
护 理
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3-5天。在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事项:
(1)对症状较重的患者,卧床休息要求完全、持续和充分,床铺最好是硬板床,褥子薄厚、软硬适度,床的高度要略高一点儿,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大腿平面与上身呈大于90°的钝角,利于患者下床。
(2)患者仰卧时,髋、膝关节应保持一定的屈曲位,利于长期忍受。腰部可垫叠起的毛巾被4~8层,以保持或矫正腰椎的生理曲度。
(3)卧床休息期间应尽量下地大小便,在床上利用卧便器容易加重病情。去厕所时最好有他人搀扶,以减轻腰椎间盘的负荷。大便时可用坐式便盆或有支持物。
(4)卧床休息期间应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俯卧位挺胸、后蹬腿等,动作要求轻柔、和缓而有节奏,运动量逐渐增加。
(5)卧床休息期间,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水果、蔬菜,少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等热能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6)患者在卧床休息几日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每日行走一段时间,以使肌肉韧带有一个收缩、舒张的过程,促进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
(1)屈膝收腹:双膝关节屈曲,收腹,手交叉置于胸前,后背部用力压床,坚持10秒钟,重复6-8次。
(2)屈伸髋膝:双髖、双膝关节屈曲,双手抱膝,抬头,往上方前倾,坚持5秒钟,重复6-8次。
(3)偏卧撑:双手撑地,一侧膝关节贴于胸前,另一侧下肢绷直,脚尖着地,腰部慢慢下沉,坚持5秒钟。左右交替,重复6-8次。
(4)抱膝蹲立或者立姿,双脚与肩同宽,上体前屈,慢慢下蹲,两手抱膝坚持5秒钟,动作重复6-8次。
疾病预防
在此种损伤病例中,约50%以上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发生,主要措施如下所述:
(1)劳动前的准备工作
不仅是不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者,即使是天天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也应在正式劳动开始前适当活动腰背部,以减少意外的发生;对偶然参加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者更应如此。
(2)掌握体育训练(锻炼)中的要领
任何一项运动项目均有其十分科学、合乎解剖生理要求的训练要领,并已经过实践反复修改,证明既可提高竞技能力,又可预防运动伤,包括剧烈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必须遵循该要领进行训练,切勿因自行操作而引起损伤。
(3)动作要量力而行
对各项劳动与运动,每人均应根据个人的体能量力而行,切勿勉强,以防因发生意外而得不偿失。
(4)腰部保护
对腰背部肌力较弱或活动强度较大的活动,应预先用宽腰带将腰背部保护起来,以增加腰背部肌力,正如举重运动员或摔跤者所戴的宽条状护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