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消渴及并发症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1-11-22 10:54:36 浏览次数:3553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渊源于《黄帝内经》。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方治始自《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辨治论述宏富。而《金匮要略》之经方治疗消渴病在现代临床治疗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就各种治法作一总结: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正如《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3、通腑止渴法

《金匮要略》云:“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博,即为消渴”。阐述了胃热气盛,逼迫津液偏渗膀肌而形成的中消证。其以消谷善饥,小便数,大便坚为主症。然本条重论机理,未出治方。后世医家多谨守本条病机,采用仲景调胃承气汤加减以通腑泻热,生津润燥以止渴。该方对于以尿频便干为主要表现者每多获效。

4、滋阴泄热法

《金匮要略》消渴篇首条即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不肯止。”此条仲景置于消渴篇之首,其用意自然明了,当为消渴病之纲领。然因其又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以致后世医家不明仲景之意,多云此消渴乃厥阴病热胜之症,不可与消渴病混为一谈,或言此为错简,或言采《伤寒论》条文凑入。岂不知厥阴乃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若木郁生热,则风火相煽,燔烁津液则成消渴。对此清代名医陈修园早已论及,治当选乌梅丸滋阴泄热,温阳通降以解木火内炽,而方中乌梅、人参更能生津以止渴,故用治消渴,甚为确当,尤适用于糖尿病伴慢性腹泻者。

5、活血化瘀法 

糖尿病为一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加之本病以热淫津伤为总因,日久必致气虚不运,津亏而瘀,瘀热阻滞,脉络不通。《金匮要略》十六篇有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初次提出了瘀血致渴的证治。之后唐容川《血证论》中明确提出“瘀血致渴及从瘀治渴”的观点。选《金匮要略》下淤血汤、桃核承气合增液汤等。有医家提出了用大黄蛰虫丸加味治疗本型消渴,对年老体虚者更为对证。

6、化气利水法

《金匮要略》不仅论述了消渴的证治,对消渴并发症也有论述。如第十二篇《消渴小便小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四条曰:“脉浮,小便小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第十三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第十三条:“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小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三条原文详尽论述了消渴患者感受外邪致水热互结膀肌,气化不行并发小便小利的证治。

7、温肾健脾法

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病型水肿患者,方以瓜蒌瞿麦丸加味。如《金匮要略》十二篇云:“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若渴,瓜蒌瞿麦丸主之”。文中“若渴”据校勘当为“苦渴”,即苦于口渴不解。此即仲景将本条未列入水气病而列入消渴病篇讨论之缘由。消渴之病本为阴虚,日久不解必及于肾,阴损及阳而致肾阳衰微,气化不行,则既不能化津上承以润燥,又不能助膀胱气化以行水,故成上燥下寒之候。瓜蒌瞿麦丸乃肾气丸之变剂,方中附子、山药、茯苓温肾健脾为主药,瓜蒌根生津润燥以治本,瞿麦利水以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健脾利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

8、化瘀通淋法

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者。《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第十一条曰:“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本条叙证极简,而治疗却三方并列,意在示人消渴所并发之淋证,虽均为日久病及下焦,瘀热、湿邪阻络,气机不利所致,然多有偏重,机理不一。临证时当谨守病机, 随证而治。若湿热偏胜而致小便小利,尿道涩痛,小腹急痛者,可用蒲灰散加味,化瘀利窍以泄热。若热胜血瘀所致之血淋,以血尿,小便淋涩不畅,尿道刺痛,少腹胀满为主者,则用滑石白鱼散加味以化瘀止血,凉血利尿。如以中焦脾虚,下焦湿盛所致小便滴沥小畅,尿后余沥不尽,当用茯苓戎盐汤健脾利湿益肾为宜。三方临证应用时均可酌加生津止渴之品以收标本同治之效。

9、宣痹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所谓消渴合并血痹。消渴日久不愈,气血阴阳俱虚,血脉失充,脉络空虚,极易遭受外邪入袭,以致营卫失和,血行涩滞,不能濡养肢体肌肉筋脉,故有肢体麻木疼痛等症。此病机与《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所论血痹之病而如出一辙。故临证时选用治疗血痹之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活血通络,益气生津之品治疗本病,每多获效。

房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