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它不是由一般的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来自多种原因的障碍症候群。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比例约为4:1。
儿童孤独症的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1)、患儿缺乏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大人抱,喜欢一个人独处。
(2)、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常常自言自语,并重复别人以前说过的话,语言发育迟缓,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及需求。
(3)、行为呆板,常常对某些事物有特殊、过分的喜好,有些患儿还伴有智力发育迟缓。如果儿童有上述症状,切不可忽视,要及早进行调适和治疗矫正。对于儿童孤独症,不是用药物可以改善的,而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孩子逐渐走入社会。
首先,保持信心。绝大多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育,症状都会有所减缓。家长的信心,则直接影响孩子症状的改善程度。因此,父母要有耐心,要积极配合和协助心理医生对孩子的治疗,要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励,要对孩子症状的反复有足够耐心。
其次,坚持对孩子进行早期训练。例如,孩子有语言障碍,可以给孩子听一些节奏慢点儿歌,让孩子边听边学,爸爸妈妈着旁边为其纠正发音。孩子如果对事物理解能力缺乏,可以用一些直观的感觉帮助孩子理解,让孩子觉得生动、具体、形象。
第三,为孩子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回归社会,不要怕孩子着外面受欺负,经常让孩子出去与小朋友玩,坚持让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里与小朋友一起学习、生活、交往。
第四,必要的药物治疗。对于喜欢用手指掐人或用剪刀剪人的重症患者,服用药物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儿童孤独症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护理措施
1、孤独症患儿没有言语用来表达他的要求,有时用尖叫和发脾气来表达,为防止这种情况,不要在患儿尖叫或发脾气时满足他的要求。
2、与孤独症患儿谈话时尽量使用简单明确的言语。
3、语言障碍将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尽力去训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呼吸训练
在行为中加入由口吐气的动作,这样才能顺利 进行发声训练,在训练中要反复示范及时给予正性强化,如赞扬、给糖果等。
(2)、口型和发音训练
让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可先从让他模仿一些身体大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口型发音的模仿,对患儿来经特别训练之前的偶然发音要立即给予鼓励,以增加自动发音的频率。
(3)、单词训练
从模仿说出实际物品的名称开始,物品最好选择患儿感兴趣的食品或玩具,待能说出实物名称时可过渡到卡片,对一些动词,可通过动作去学习。
(4)、说句子训练
可利用患儿的一些要求进行,句子开始要简短,之后逐渐延长,最后加入一些表示礼貌和客套的词。
(5)、复述和对答能力的训练
可训练患儿听训练者念句子或文章,然后正确加以模仿和复述,在患儿能复述20字以上后,可利用画书或日常情景训练他的对答能力。
(6)、朗读文章及表达能力训练
对于已经入学或认识一些文字的患儿,可让他朗读一些有简单文字说明的画书或配有一定图解的故事,然后请他复述故事并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7)、语言理解能力训练
在单词训练阶段即可开始语言理解训练,如利用让患儿从若干卡片中选择出要求的卡片来进行。
(8)、文字训练
用文字卡片来进行训练,目的是使患儿除了认识文字外还将文字与读结合起来。
二、儿童孤独症的饮食保健
1、从新生儿开始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的最佳营养品,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更适宜于婴儿大脑生长发育。
2、对2-4岁小孩,父母应纠正其偏食习惯,保持膳食营养平衡。
3、让孩子多吃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菠菜、韭菜、芹菜、笋等),这些蔬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