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中医知识

脑瘫患儿穿衣技巧及睡姿管理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9-08-09 08:01:29 浏览次数:

  现如今,小儿脑瘫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按照传统医疗康复模式,仅依靠于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治疗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的康复需求,而每天几个小时的康复训练,也不能在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发挥最大的效果,因而家长在儿童康复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小儿脑瘫不同于其他常见疾病,并非简单治疗就可治愈的,需要较长的康复疗程,这需要家长快速的认清现实,并勇敢面对,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除了在专业机构接受康复治疗,父母必须在康复医师和训练师的指导下,学习家庭康复训练,对患儿在家中进行生活动作的指导,如吃饭和睡觉的姿势,平时放在床上的姿势等,并一点一滴地将这些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治疗效果。

blob.png

  家庭康复的基本原则是阻止错误的姿势及不想要的活动,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引导其进行主动运动,促进其运动发育,而提高治疗效果。首先,家长应积极与医生及治疗师沟通,了解孩子的病情,比如肌张力的高低;是否有不随意运动;有没有其他的疾病诱因等,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护理。同时,在孩子治疗时,要专注陪伴,认真学习动作要领,以学会基本的动作,从而可在家中进行家庭训练。

 

  穿衣训练

  痉挛型瘫痪的小儿生后8到9个月或再小一点时,在穿、脱衣服过程中家长都会感到患儿有种抵抗,例如换纸尿巾时分腿难,伸袖子时胳膊伸直困难,但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并不这样,往往是在能坐时,头不能抬,身体控制不好,或硬直而不好穿脱时才感到困难,如注意观察其姿势可发现其在仰卧时头和肩紧贴床,髋关节强直,下肢呈交叉位倾向,这时要注意培养患儿穿脱衣服的兴趣,如将玩耍贯穿到穿脱衣服的过程中去。

  给患儿穿脱衣应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动作要轻柔。常用俯卧位和仰卧位,如果体位不当,会加剧全身僵直反应。患儿仰卧在床上,或趴在家长腿上,患儿双腿分开,膝关节屈曲,家长用手抓住位于患侧的肘关节附近部位,慢慢把患儿手臂拉直,再慢慢地把衣服袖子套在患儿手臂上,然后穿另一侧。穿脱裤子时,患儿双腿应屈曲,脚尖转向外侧,穿完一侧,再穿另一侧。尽量使患儿姿势保持左右对称,避免强拉硬拽。此外,对于汗多的患儿,要注意选择棉柔透气的衣服,避免闷汗,同时要及时换洗衣物。

blob.png

  睡姿管理

  脑性瘫痪患儿不宜长期仰卧,因长期仰卧会导致患儿运动不对称,加重肌肉痉挛。采用侧卧位姿势的患儿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双手放在身体前面,且可在患儿的前方放置一些带响声或色彩鲜艳的玩具,这样患儿可以看到并用手玩这些玩具,使患儿经常受到声音和颜色的刺激。侧卧位不仅有利于痉挛的肌肉张力得到改善,亦有利于动作对称,但双腿之间要夹一小软枕头,以免双下肢过紧引起内收肌张力过高。

blob.png

  如肌张力亢进患儿,常常出现角弓反张及身体各部位姿势不对称的现象,可将床垫的上下部分垫高,两侧亦垫起,形成一凹窝,使患儿卧于中间,要确保仰卧位时,头部在中线位,双手放到胸前。

  对于有些患儿在仰卧位时容易出现耸肩屈肘,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如长期保持这种体位,会有导致这种姿势硬性固定的危险。所以对屈曲性痉挛重的患儿,让他俯卧位睡,在其胸前部放一低枕头,使其双臂向前伸出,当患儿头能向前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撤去枕头,取俯卧位姿势睡姿。

blob.png

  对于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脑性瘫痪的婴幼儿,除了上述侧卧位姿势外,也可采用仰卧位,但必须将患儿放置在特殊的悬吊床内,悬吊床中间的凹陷形状能够使他们躯干及四肢过度伸展的情况得到改善。同时它还限制了患儿的头部向侧后方向旋转,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为避免患儿的视野狭窄,可在床上方悬挂一些玩具,来逗引患儿,使患儿的头部保持在正中位置,双手放到胸前来,有利于上肢及手部的功能恢复。

  家庭康复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脑瘫患儿,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