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的传说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2-07-10 14:45:36 浏览次数:
相传,唐末年间,在浙江东阳有座青山叫作西门岩。有一天,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时,不慎失足翻落下山,昏迷不醒。儿孙们闻讯赶到,只见他鼻青眼肿,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当老人苏醒过来,自觉全身疼痛,动弹不得。他让后辈挖出身旁野草的球茎,嚼食,并煎水服。过了几天,疼痛即止,红肿亦消,行走也自如了。儿孙们见此药的功效如此神速,便问老人叫什么药。答曰:“延胡索”。从此,延胡索就在这一带应用开来,并逐渐传至其他地方。
延胡索亦称元胡、玄胡,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其药用价值颇高。《本草求真》中载:“延胡索,无论经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本草正义》云:“延胡索,能治内外上下气血不宣之病,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痛。”《本草纲目》亦说“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中医认为,延胡索性辛、温,味苦,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盖气郁则痛,血滞亦痛,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为活血利气止痛之良药。凡一身上下诸痛之属于气滞血瘀者,均可用之。还常用于治疗妇女经闭痛经、腹中肿块、产后血瘀腹痛以及疝气作痛、跌打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