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药资讯

药讯:贴膏药需关注的细节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4-03-19 08:21:01 浏览次数:
(第六十四期)
梅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办
2014年3月18日
《用药小常识》

贴膏药需关注的细节

 

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膏药,其药物组成并不完全相同,但形式上基本都是‘橡皮膏药’,即将药附着在卫生胶布上,再将胶布贴于患处。使用过程看似简单,但有几个细节却需要特别小心。

 

  一、贴前注意干燥和干净。

 

  膏药常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肿未溃。也就是说,像关节炎、肩周炎等关节疼痛,以及一些磕碰等外伤,都可以哪里出问题在哪里贴膏药,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皮肤表面如果有破损、溃烂时,千万不要贴膏药,弄不好会导致感染。“另外,贴之前要将被贴部位的皮肤用温水擦洗干净,然后彻底晾干再贴。这样有助于发挥药效。”常章富教授提醒。

 

  二、有些部位不能贴。

 

  虽然说膏药的使用非常灵活,基本上是哪里出现问题就贴在哪里,但是,在头面部特别是近眼处、口鼻处等附近,不宜贴。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要贴部位的汗毛比较多,比较密,那么最好先用医用剃刀将汗毛刮掉后,再贴膏药,否则影响药效的吸收。

 

  三、过敏体质不能贴。

 

  “如果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灼热、刺痛时,要赶紧揭掉。这说明患者对膏药过敏。”常章富教授说。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因为他们的皮肤很容易出疹子,贴上后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有许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是过敏体质,因此如果贴上后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揭掉。

 

  四、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由于膏药用于肌表,因此膏药一般取气味厚重的药物,贴于体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一般一剂膏药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时间长了,不仅药物已经失去效用,而且还对皮肤不好。

 

  五、起泡不要弄破。

 

  “如果贴过膏药的皮肤上红肿起泡,首先尽量不要将水泡弄破,用消毒纱布敷在上面,让水泡自己消退。”常章富教授说,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处理一下,可以到医院请专业人士挑破并敷药,也可以自己用家里的缝衣针,先在火上将针尖烧红,稍微凉一凉后,从水泡下端将其挑破,将水放出后,水泡的外皮不要动,用消毒纱布敷好,等待其自愈。

 

  六、洗澡时揭膏药不疼。

 

膏药在揭掉时有时会很疼,如果揭之前先用温水在膏药表面湿一湿,然后再揭就会好很多。常章富教授还告诉大家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那就是在洗澡时揭膏药,那样就一点也不会疼了。

 

不少人认为伤湿止痛膏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所以往往在跌打扭伤后立即贴上伤湿止痛膏,以为这样伤痛好得快。殊不知适得其反,局部反而肿胀疼痛得更厉害。这是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局部慢慢出现肿胀,继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以达到高峰。如果24小时内贴上伤湿止痛膏,因伤湿止痛膏有活血作用,局部血循环量也会增多增快,这样反而加重了局部肿胀疼痛现象,所以在跌打扭伤24小时内贴伤湿止痛膏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是,跌打扭伤后立即冷敷或用冷水冲洗(指皮肤无破损现象)24小时后,再贴上伤湿止痛膏。这样,跌打扭伤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便会减轻或很快消失,既缩短了病程,又减轻了痛苦。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局部出现瘀血或骨擦音、皮肤出现破损,不可轻易变换位置。要立即到医院排除骨折或进行外伤处理,如有骨折现象,拖的时间长了,因肿胀厉害也不利于骨折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