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用药指南

疫情下应正确使用清热剂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1-03-04 09:37:15 浏览次数:4050

清热剂的功效主治

清热剂是以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中成药。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等六类。

1.清气分热(清热泻火)剂 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津伤之证。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例如牛黄上清丸(胶囊、片)、黄连上清丸(颗粒、片、胶囊)。

2.清营凉血剂 适用于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发斑、出血、昏狂、舌绛、脉数等。例如石龙清血颗粒、五福化毒丸、新雪丸(颗粒、胶囊、片)。

3.清热解毒剂 适用于火热毒邪引起的各类病证。症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便秘溲赤或大热渴饮、谵语神昏、吐衄发斑、舌绛唇焦;或头面红肿焮痛、痈疡疔疮、舌苔黄燥及外科的热毒痈疡等。例如西黄丸(胶囊)、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银黄颗粒(片)、板蓝根颗粒、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膏、片)、如意金黄散。

4.清脏腑热剂 适用于火热邪毒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心经热盛症见心烦、口舌生疮或小便涩痛、舌红脉数;肝胆火旺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肺热症见咳嗽气喘、发热、舌红苔黄、脉细数;热蕴脾胃症见牙龈肿痛、溃烂、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热蕴结肠腑可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数。例如牛黄清心丸、龙胆泻肝丸、护肝片(颗粒、胶囊)、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

5.清虚热剂 适用于阴虚内热之证。症见夜热早凉、舌红少苔,或骨蒸潮热,或久热不退之虚热证。例如知柏地黄丸。

6.气血两清剂 适用于疫毒或热毒所致的气血两燔证。症见大热烦渴、吐衄、发斑、神昏谵语等。例如清瘟解毒丸(片)。


清热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清热剂在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牙龈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炎、胃肠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正确使用清热剂

清热剂的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而且是里热虽盛,但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还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宜久服;注意辨别热证的部位;辨别热证真假、虚实;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之体,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六版)》中明确指出“医学观察期乏力伴发热,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没有热证者不建议使用清热剂,使用以上药物时需要根据病情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辨证论治,切不可随便滥用药物。


image.png


日常生活中不建议盲目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预防新冠,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服用。

面对疫情,不要恐慌,外出做好防护,做好手卫生。居家生活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增强自身抵抗力,强壮的身体才是防御病毒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