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用药指南

玫瑰花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3-12-26 08:05:50 浏览次数:

  玫瑰花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纲目拾遗》。

  别名:红玫瑰。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落叶小灌木玫瑰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朵,多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以及山东、安徽等省,其它各省多有栽培。

  性状鉴别:花蕾呈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1~1.5厘米,花朵半球形,直径1.5~2.5厘米。花瓣多数,膜质,层迭而生,紫红色,脱色部位棕黄色,基部宿萼绿褐色,花托球形,萼片五裂披针形。剥落花瓣,中有雄蕊多数。气香浓,味微苦涩。

  以花蕾、花朵大而完整,色紫红鲜艳,香气浓郁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牻牛耳醇。花瓣含有蜡质、二十九(碳)烷,以及鞣质等。

  功效与作用:舒肝镇痛,收敛止泻。

  炮制:生用。

  性味:微甘、苦、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理气行血,解郁调经。

  主治:肝胃气痛,乳痈肿毒,月经不调,肠炎下痢。

  临床应用:1、治肝郁胁痛、胃脘痛。不论胃神经官能症或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凡有胃部或胁部闷痛、发胀,都可用玫瑰花,配香附、川楝子等,方入玫瑰解郁汤。对兼有泄泻者亦可用玫瑰花。

  2、治妇女月经过多,病情较轻浅者。配益母草,水煎服。

  用量:4.5~9g或3~6朵。

  处方举例:玫瑰解郁汤:玫瑰花6g、香附9g、川楝子9g 、白芍12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