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用药指南

干姜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3-05-07 08:18:09 浏览次数:

  干姜(又名:白姜)为姜科草本植物姜的根茎。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1.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肠鸣泄泻等,如<二姜丸>、(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伤寒论<理中丸>)、(内外伤辨惑论<厚朴温中汤>)。

  2.祛寒回阳:用于亡阳厥逆,阳虚欲脱,四肢厥冷等,如<四逆汤>。

  3.温肺化饮:用于寒饮犯肺,喘咳痰多等,如<小青龙汤>。

  【药效鉴别】

  干姜能守能走,长于散中焦寒邪,温脾胃阳气,为温中散寒之主药,并能温肺化饮;附子走而不守,长于散全身之寒邪、温心肾之阳气,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并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药理作用】

  1.有促进消化作用;

  2.有兴奋中枢呼吸及运动系统作用;

  3.可增加血液循环、升血压、促进发汗作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姜烯、水芹烯、莰烯、姜辣素、姜醇等。

  【用量用法】

  3--10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