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用药指南

青蒿

责任编辑: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3-05-06 08:06:39 浏览次数:

  青蒿为菊科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苦、辛,寒。归肝、胆、肾经。

  1.凉血退蒸: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骨蒸潮热,常与鳖甲,丹皮,生地同用;或持续低热不退等证,常与秦艽,鳖甲,知母同用,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2.温热:用于温热病后期,热邪伏于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如(<证治准绳>清骨散)。

  3.暑热:用于暑热外感,发热无汗,有清解暑热之效,常与绿豆,西瓜翠衣,荷叶等同用。

  4.截疟:用于疟疾寒热,清胆的双重作用,如(<通俗伤寒论>蒿芩清胆汤)。

  【药效鉴别】

  青蒿与地骨皮功能相近,同用治阴虚发热能增强疗效。青蒿还善泄气分实热、阴分邪热及暑热。

  【药理作用】

  1.浸剂对致病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2.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含青蒿酮、异蒿酮、左旋樟脑、侧柏酮、桉油素、丁香烯及其他倍半萜衍生物等。

  【用量用法】

  3~10g,水煎服。鲜品单用20~60g,绞汁服。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虚寒泄泻、多汗者慎用。

  【附】

  青蒿子(为菊科草本植物黄花蒿或黄花蒿带有花或果实的头状花序)。甘,苦,寒。归肾、肝经。清虚热,治痢疾,杀虫:用于劳热骨蒸,低热不退,痢疾,恶疮,疥癣,风疹等。3~10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