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
1 诱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诱因为高嘌呤饮食、酗酒、过度疲劳及受凉等。发病机制主要为尿酸钠盐微结晶沉积关节部位引起的炎症反应。
2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以足的第1跖趾、跗骨、踝和膝关节炎为首发表现,常以单关节受累为首发,以后发展为多个关节受累,且反复发作。痛风石出现多在发病后l0年以上,常累及肾,个别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尿酸明显增高,病变部位可有相应的x线改变。
3 治疗目的
迅速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防止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损伤;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以提高生活质量。
4 关节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提高患肢并制动,其下垫一软枕,同时注意受压处皮肤的护理,满足生活所需。关节疼痛缓解72 h后方可下床活动。慢性期首先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加强关节功能锻炼,配合理疗、按摩及中医疗法,避免关节僵硬、强直、畸形,防止形成痛风石处皮肤表面溃烂而形成瘘管。
5 饮食指导
通过评估了解到大多数患者对痛风饮食治疗知识知之甚少,迫切需要了解含嘌呤食物的种类及饮食治疗的知识。因此应对常用食物进行分类。可食的低嘌呤食物有:米、面、蛋、奶、白菜、青椒、洋葱等;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鲤鱼、草鱼、菠菜、海带、银耳、香菇、花生、腰果;禁食的高嘌呤食物有:动物的肝、肾、胰、脑、肉精、沙丁鱼、凤尾鱼、贝类、啤酒、豆类等。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 ml以上,适当控制饮食,保持理想体重。饮食控制不可过度。以免导致营养失衡加重痛风;对有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者限制钠盐摄人;合并糖尿病者限制糖的摄人;宜食植物油,少食动物油;限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6 用药护理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应尽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h内疼痛明显缓解。其不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外,可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应遵医嘱服药,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用药。必要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血尿酸值选用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使血尿酸值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以预防急性发作、痛风石形成。并预防肾损害。
7 出院指导
避免一切诱发因素;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增减或停药;坚持关节功能锻炼;坚持饮食治疗;定期门诊随访。